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

與體制外教育的第一次(好像沒有)親密接觸—之道學習羽白群學

緣起中提到:在小虎要上幼稚園的前一年查找幼稚園的同時,也一邊為小學作準備。

在查找到位於新店花園新城的通泉草幼兒園時(印象中是看到親子天下的專文介紹),雖然嚮往他們的環境及教學方式,可惜因路途遙遠而扼腕,卻讓我知道了赤皮仔自學團及它們的創辦人—鄭婉琪老師,在追蹤老師的FB時,學習了不少與孩子相處的小訣竅,對於自學也有了粗淺的認識。


2016年底,鄭老師發出關於羽白群學的訊息,文中提到:

每個孩子,都是獨特的,他有他飛翔的樣子與方式,有他長成的樣子。

每一個孩子有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,每個家庭也是有著他們自身的力量。在這個重視創新與學習的時代,應該要跳脫舊的教育模式,真的做到以學習者為主體,思辨著怎麼樣的學習是對於孩子發展有益,怎麼樣的有機社群可以孕育這樣的發展。
我們得更積極學習看得懂孩子,積極知道如何引導與陪伴,積極設計一個適當的環境與文化氛圍,讓孩子在其間孕育長成。」(全文

讀到這段話時,我被感動了,在與熊討論之後報名了說明會。

鄭老師在說明會中分享課程的設計原則時,也是以此為基礎,提出了四點原則:
1.學習原理
2.「人的」發展階段
3.導入資源
4.引導學習

在教學模式上,師生比約1:16,以個人為基礎,貼近孩子的內在,看見個人特質、興趣及能力,並以此設計目標,並培養完成的能力;其中引導者(班導師)不是如傳統教育中站在領導的制高點,而是以陪伴的角度,聆聽孩子們的聲音、引導孩子學習系統性與批判性的思考、引導孩子們探索、創造,並欣賞孩子們的努力過程,最後合作完成目標。

課程內容則是以藝術與語言為起始,小三才會開始強調文字能力,接著歷史與哲學、數學與科學、現代社會與民主、培養設計思考與實作,最後最後的展藝階段(高中),孩子們必須要學會獨立生活。

課程天數的安排則是每週只有兩天主要課程加上一天社群日,另外兩天也許是留白讓各個家庭自行運用,也許可以安排團體(不拘大小)自學。但鄭老師再三強調:在她的教學經驗中,「留白」是非常重要的。讓孩子有時間能夠沈澱身心,也許發呆、也許思考、也許讓他們自己想做什麼做什麼,有了空白的孩子反而能夠有更深入的思維探索。

我的認知中,孩子就像樹,即使品種一樣,長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;我深信父母是當後盾的角色,小虎和阿扭這兩棵小小的樹苗,得順著他們的想望去扶持他們伸展,而不是如園藝造景般修剪、扳弄枝椏讓他們去長成我要的形狀。

因此羽白的教學模式讓我非常驚艷—
以孩子個人的能力與目標為主軸,願意拋棄權威陪伴、聆聽孩子的老師是多麼希罕而珍貴!強調「留白」這樣的教育思維讓我意外,這跟以前學到的「善用時間」太衝突了!
在課程內容的最終目標:「培養思考」、「獨立生活」實在讓我太嚮往,這本來就應該是高中階段孩子應該要有的能力呀!

天啊!到了羽白像身處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!太熱血了!

可惜最後,我們沒有選擇羽白。

因為羽白是一個「支持團體」,它不像學校那樣全部為孩子們安排好,而是孩子們要自行安排,團體則提供資源或提供尋求資源的方式,說穿了,這是讓孩子們「學習如何學習」的地方。

但對於小虎這樣目前才將將升小一的孩子,家長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,要如何為孩子安排卻又不傷了他的主體性?要做到這樣除了必須對孩子非常瞭解,對於如何安排學習內容也必須有一定的認知。
必須坦言,對於自學我的瞭解還不足,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有能力為小虎安排;雖然小虎參加羽白的體驗課程非常開心,且在短短8小時的課程中,鄭老師就觀察到小虎的特質與內心狀態。羽白也非常用心的辦了家庭工作坊,但我在確認自己無法全心投入之後,放棄報名。

但我又偷偷的希望,也許小虎在有自己的目標之後,能再到羽白去盡情揮灑。

文末附上鄭老師在FB上對於羽白群學的介紹連結:
https://goo.gl/A6v8Znhttps://goo.gl/KC9Whjhttps://goo.gl/S7ZpW0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